一、核心驅動因素分析? ?1. 宏觀與政策環境? ?國內經濟復蘇力度?: 若2025年房地產投資企穩(依賴“保交樓”收尾、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房建設增量)、制造業升級(設備更新政策落地)及基建(特別國債項目推進)形成合力,將顯著提振帶鋼需求。 ?海外需求與貿易壁壘?: 全球經濟是否走出低迷(尤其歐美加息周期結束后的復蘇節奏)、歐盟CBAM碳關稅全面實施對出口成本的影響程度。 ?雙碳政策深化?: 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加速(電爐鋼占比提升、氫冶金應用擴大)可能重塑供給結構。 ?2. 供給端演變? ?產能產量管控?:大概率延續“有保有壓”,優先淘汰落后產能,先進產能彈性釋放。 ?電爐鋼發展?:若廢鋼資源充裕且電價政策利好,2025年電爐鋼占比或提升至20%+,影響長流程鋼廠(帶鋼主力)供給彈性。 ?區域格局?:華北環保限產常態化,產能進一步向沿海、沿江大型基地集中。 ?3. 需求端結構? ?焊管(核心下游)?: 地產新開工若觸底回升(2025H2是關鍵窗口期),將帶動腳手架管、結構管需求;基建(水利、能源管道)維持韌性。 ?冷軋鍍鋅基料?:
汽車輕量化(高強鋼)、新能源車放量、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延
續支撐高端需求。
?鋼結構 & 五金?: 工業廠房、倉儲物流等綠色建筑滲透率提升帶來增量。 ?4. 成本與利潤? ?鐵礦/焦炭?: 全球鐵礦產能釋放周期(2025年新增項目達產)可能壓制價格;焦炭受煤炭產能優化支撐,成本中樞下移但幅度有限。 ?碳成本內部化?: 全國碳市場納入鋼鐵行業進度若加快,將抬升高爐工藝成本,間接利好短流程帶鋼。 ?二、2025年下半年行情情景展望? ?基準情景(概率最大):溫和復蘇,震蕩偏強? ?假設條件?: ? 國內地產銷售/新開工同比降幅收窄至-5%以內,基建投資增速5%+; ? 全球經濟軟著陸,海外補庫需求溫和回升; ? 粗鋼產量同比持平,電爐鋼增量對沖部分高爐減產。 ?價格走勢?: 需求端緩慢修復,帶鋼庫存回歸合理區間; 成本支撐弱于2024年但仍有韌性; ?熱軋帶鋼均價運行區間:4000-4300元/噸?(較2024年中樞上移5%-8%),階段性高點可能出現在政策利好疊加旺季(9-10月)。 ?樂觀情景:超預期反彈,供需緊平衡? ?觸發條件?: ? 地產政策“組合拳”顯效,新開工同比轉正; ? 歐美降息刺激制造業復蘇,帶鋼出口大增; ? 鋼廠環保限產力度超預期(如碳減排目標加碼)。 ?價格走勢?: 下游補庫激進,社會庫存快速去化; 原料價格跟隨成材上漲; ?均價突破4500元/噸?,溢價品種(高強度、薄規格)漲幅更大。 ?悲觀情景:復蘇受阻,成本坍塌? ?風險來源?: ? 地產風險再度發酵(房企債務危機蔓延); ? 海外衰退導致出口訂單銳減; ? 鐵礦供給過剩加劇,價格跌至80美元/噸以下。 ?價格走勢?: 鋼廠被動減產,帶鋼-鋼坯價差壓縮至虧損線; ?均價下探至3600-3800元/噸?,窄帶鋼承壓更顯著。 ?三、品種分化與結構性機會? ?中寬帶鋼 > 窄帶鋼?: 因應用場景更廣(基料、分條加工),受制造業升級驅動更強,抗周期性優于地產依賴度高的窄帶。 ?高端冷軋基料需求堅挺?: 新能源汽車、高端家電用鋼(高強、耐蝕)需求增長明確,支撐優質帶鋼溢價。 ?綠色低碳產品溢價顯現?: 若碳成本內部化加速,低碳工藝(電爐、氫冶金)生產的帶鋼或獲政策溢價。 ?四、關鍵觀察指標(2025年需緊盯)? ?地產數據?:新開工面積、房企拿地意愿。 ?政策力度?:特別國債項目開工率、制造業設備更新貸款數據。 ?供給彈性?:電爐鋼開工率、唐山帶鋼周產量。 ?成本錨點?:鐵礦石港口庫存(≥1.6億噸利空)、焦炭提降周期。 ?貿易環境?:歐盟CBAM實際碳成本核算案例、東南亞進口報價。 ?結論與策略建議? ?2025年下半年帶鋼行情大概率處于“弱復蘇”通道?,基準情景下價格中樞較2024年小幅上移,但難以出現趨勢性大漲。 ?核心矛盾仍是需求復蘇強度?,需重點跟蹤地產鏈企穩信號及政策傳導效果。?結構性機會?存在于中寬帶、高端基料及低碳產品領域。 ?產業客戶應對?: ? 原料采購:靈活運用期貨套保鎖定成本,避免單邊囤貨; ? 訂單管理:關注下游行業分化(優先承接汽車、家電類訂單); ? 產能布局:評估短流程或低碳技術改造可行性。 ?投資者關注?: ? 地產政策拐點 → 做多螺紋鋼/帶鋼比值修復;
? 電爐鋼產能利用率 → 捕捉供給收縮帶來的波段機會。
分析來自deepseek,僅供參考。